找到相关内容80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首楞严经与念佛法门

    心,观世音为最,自余诸方便,皆是佛威神,即事舍尘劳,非是长修学,浅深同说法,顶礼如来藏,无漏不思议,愿加被未来,于此门无惑,方便易成就,堪以教阿难,及末劫沉沦,但以此根修,圆通超余者,真实心如是”。 ...门.无有慧故.只能伏妄,不能破妄.往生净土九品之中在中三品,以功力浅深分上、中、下,而理一心不乱念佛。知念佛法门,既是无上深妙禅。了知佛既是心,心既是佛。观力成就能见真谛故。属慧门摄,兼得定故。安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0361480.html
  • 衡贤密教衡

    ,不外三业支分。此三业支分………用华严十玄门中托事显法生解之一门。括无不尽。虽亦少兼余门之义。但非所尚。然托事显法。复有浅深。孔自章云:托事显法者。谓见一事。即是见于无尽法界。非谓托此别有所表。故经举金色世界。即是本性。弥勒楼阁。即是法界。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。即是般若无分别智。别宗托事显法。是以异事显于异理。如衣表忍辱。室表慈悲等。密宗托事显法。兼于浅深。深者如内外护摩等。浅者如掌表定慧。指配十度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5879904.html
  • 虚云禅师:误解四料简带累永明禅师

    rdquo;百卷,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、摄归一心的。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三宗,中国人分为十宗。“宗镜录”以心为宗,以悟为则,所说虽有浅深,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,辟邪辅正,...mdash;—这正是禅宗善知识的正知正见。应当因此注意禅宗,何反以之低估禅宗呢?我们现在谁能坐脱立亡?我们连泰首座纸衣道者都不如,而敢轻视禅宗么?我认为:宗下有浅深,显教密教有顿渐邪正,...

    虚云禅师

    净土宗|禅宗|四料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5/1140539161.html
  • 善哉!儒童菩萨——孔圣人

    修证工夫浅深次第,则本虽同,而所证所到,大有不同也。儒者能明明德,为能如佛之三惑圆断,二严悉备乎。为如证法身菩萨之分破无明,分见佛性乎。为如声闻缘觉之断尽见思二惑乎。三者唯声闻断见思最为卑下,然已得六通...

    见内

    |孔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04491453.html
  • 念佛的方法论原则

      净业行人的首要目标是成就往生,因而对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,吾人宜应时时加以研讨。念佛法门以自性力、念力与佛力三力和合得以成就往生。能否感通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取决于诚、敬,念佛的功夫浅深取决于专、精。换言之,净业行人能否往生,往生的品位如何,与念佛人的诚、敬、专、精之程度密切相关。诚、敬、专、精乃净业修持的方法论原则。   1.诚与敬   经典昭示:阿弥陀佛“十念必生愿”的前提是“至心信...

    魏磊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53373262.html
  • 契道之法

    佛教我执持阿弥陀佛名号——便持佛名号,真正佛子,须如是信圣言量。  口念耳听、百八不乱  既信圣言量,持弥陀名号,然执持之功,亦有浅深,譬如今之学制,有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程度各各不同;念佛第一层次「...

    李炳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640217.html
  • 从教理上比较佛教与老庄的区别

    道杳冥,也是理超四句。所以说二者没有什么浅深。可是世间之学术九流可以统统摄尽,七略可以全部概括无遗。但九流七略只谈到有和无两方面的问题,并没有标明超四句离百非的理论思想。如果说老庄的学说也讲非有非无之双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146701.html
  • 慈宗名义

    概论者,慈宗以此不共法总明一切佛法义理浅深之意旨。故慈宗就是一切佛法的总枢机,也即从释迦佛大圆觉海流布在世上以度生成佛之佛法全体大用,皆会归宗依于当来下生慈氏佛,谓之曰慈宗也。  (本文为太虚大师在民国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2748671.html
  • 略述天台六即论之涵义

    成为千古之绝唱。今就此略述其要,以求诸达人慈悲指正,以免误己误人矣。 所谓六即者,一立即佛、二名字即佛、三观行即佛、四相似即佛、五分证即佛、六究竟即佛。此中,“六”明阶级浅深,“即”明当体就是。横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2050471.html
  • 自庆与法喜

    字字句句唯诠一心法;五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,才能畅佛本怀。当然,对这五点的信心有浅深不同,且离坚固信尚有一大段距离,但它确实对自已在法门选择和面对生死问题时,产生一股安心的力量。  省思自已学佛的过程,总...

    释妙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452185.html